集装箱无纸化交接按下“快进键

分类:海运新闻 来源:中国水运报 时间:2019/06/26

“现在来码头提箱比以前方便多了,过去在车队拿单、码头打单至少要花上1个多小时。”6月21日,在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集装箱码头卡口,刚刚办完快速提重箱业务的集卡司机王师傅对于眼下的便利感触颇深。

今年4月15日,宁波舟山港所有集装箱码头正式上线集装箱进口设备交接单无纸化业务,仅凭手机二维码就能一次性办完提重手续,实现了集装箱进口提重全程无纸化、费用结算实时电子支付。

随着集装箱设备交接单无纸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港口完成了相关流程的再造与重构,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交接单电子化打通信息流

一直以来,提货单、设备交接单等纸质单据在海运进出口集装箱通关提箱环节中担任着重要角色,纸质单据的流转贯穿于换单、提箱、返箱、受理缴费等进出口链条的各个环节,这导致集装箱集疏运环节多、交接繁琐、综合物流成本较高,严重制约了口岸通关物流效率。

当前,为了进一步提升综合物流服务水平,国内很多港口紧跟“互联网+港口”步伐,启动了集装箱设备交接单电子化项目。

青岛港有关负责人介绍,自2018年6月青岛港进口集装箱设备交接单上线运行以来,打通了港口、船东、场站、货代、车队等单位的数据通道,实现了数据互通共享。由此,青岛港陆续实现了司机进口提重箱、返空箱全程无纸化操作,解决了纸面单据流转环节多、过程长、交接复杂的痛点。值得一提的是,该系统还与青岛港进口集装箱司机实名制提箱项目无缝融合,实现了进口提箱全程可追溯,为青岛港运输市场信用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数据支撑。

“集装箱设备交接单的电子化打通了货主、船代、码头、货代、堆场、等角色之间的信息流,更容易无缝对接港口EDI(集装箱和电子数据交换中心)和口岸‘单一窗口’,具有降低作业成本、压缩口岸作业时间、加强业务主体之间协同,提升口岸物流效率的意义。”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航运信息研究所所长徐凯向记者介绍道。

“目前,国内诸如宁波舟山港、上海港等领先港口已经免去了装箱单、提货单、设备交接单等5份纸质单据的人工跑单流程。其中过去由货代发出的装箱单、船公司发出的放箱指令,现在都由平台统一生成,各环节信息流实现了互联互通。”徐凯认为,集装箱设备交接单电子化对于打通港口物流链的信息流尤其重要,“一来有效缓解了港区道路的拥堵现象和集卡司机的作业环境;二来提升了港口物流链的协同效率,降低了港口作业成本,有利于物流企业降本增效,节能减排;三来实现了整个港口物流链的信息采集能力,有望借助大数据技术,通过物流信息智能匹配,增加港口腹地集装箱双重运输比重等智能化应用;四来也为港口物流增值服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比如说集卡‘自动预约’、车队运力智能配置、集卡司机电子支付、港口供应链金融服务和集装箱铅封自助服务等。”

无纸化推动降本增效

设备交接单就像集装箱在物流运输途中的身份证,无时无刻不在物流链上流转。设备交接单的电子化不仅是集疏运体系突破瓶颈、实现降本增效的关键,更是集疏运体系信息化的基础。通过对高精度大数据的挖掘,设备交接单的电子化可以从根本上规避一些人为造成的错误信息,全面提升物流流转时间,并大幅度降低因纸质设备交接单印刷、寄送等造成的上亿物流成本与人工成本。

“目前,青岛口岸进口集装箱设备交接单电子化覆盖率已达到60%,运行稳定,而且带来了可观的效益。”青岛港相关负责人说道,“以进口集装箱为例,随着集装箱进口提箱全程无纸化和全程可追溯的实现,每年可节约综合物流成本近1亿元;并且提高办单和司机提箱返空效率50%以上,大大提升了青岛港的综合服务能力。”

上海港EIR(设备交接单)电子化公共平台目前也已完成业务标准化、标准接口开发和基础传输平台搭建,实现了所有业务实体信息接入和共享的全流程操作,该平台涉及业务主要包括“空箱调运”“进口提重还空”及“出口提空送重”等。“以进口为例,目前‘货物抵港到企业申请提箱’时间为4.5天,通过平台可以压缩半天到1天。另外放箱公司或车队与集卡司机之间可以7×24小时传递电子单证,同时对船公司及放箱代理企业而言,每年直接降低单证印制成本和寄送费用4亿元人民币以上。”徐凯说道。

据介绍,宁波舟山港全面上线集装箱出口业务全程无纸化服务功能后,按照目前宁波舟山港年进出口集装箱来测算,可减少集卡司机作业总时长约700万小时;节省燃油成本1.2亿元;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4万吨;减少各类单证用纸6300万张;折算成经济成本可为物流业降本1.5亿元以上。

加速进程还需多方协同

作为港口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部分之一,集装箱信息在物流链上的互联互通已经让港口生产经营各参与方都感受到了便利与高效。然而,要全面实现内外贸集装箱设备交接单电子化,对港口企业而言还存在一些现实难点。

“就内外贸进口集装箱来说,全面实现设备交接单电子化的技术条件已经成熟。目前青岛口岸进口集装箱电子提货单和电子设备交接单与口岸船代的对接工作已由山东口岸物流协同平台接手负责,青岛港将全力配合项目的推广。就内外贸出口集装箱来说,设备交接单已与出口回箱单合二为一。目前青岛港云港通平台正在研发出口提箱预约(无纸化)项目,项目全面上线以后,将实现出口集装箱设备交接单电子化。目前的主要问题是向出口提箱场站推广的难度较大。”青岛港相关负责人坦言,推进出口集装箱设备交接单的电子化流转还需要进一步提升信息化水平,并与相关部门实现更流畅的协作。

对港口经营各参与方而言,同样还有技术问题需要解决。“首先,要确保无纸化平台与各相关方系统之间充分对接。要提升电子化作业的效率,避免EIR信息传递滞后等情况出现,就需要船公司、船代使用平台提供的数据接口服务,实现平台与各相关方系统之间的对接工作,有效保障EIR电子数据上传的及时性;其次,要通过数据实时的共享、透明来解决滞箱费结算不一致的问题。因为货代和货主之间的结算时以直接结算为主,但货代和港口之间的结算往往是要等到港口每个月月度的账单出来才能确定。”徐凯认为,全面实现内外贸集装箱设备交接单电子化还需要港口经营主体之间进一步加强信息共享合作,可以经由以联盟为基础的第三方实体来推动协同机制。如由上港集团、南京港集团、九江港集团等9家港口集团,以及长航集团、长江港口物流等5家航运企业共同发起成立的长江经济带航运联盟,对促进长江港口间的信息共享合作就将发挥重要作用。

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通过运用IT、互联网技术改变传统港口行业运营模式已是大势所趋,乘着国家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的东风,内外贸集装箱设备交接单电子化的全面实现也将为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最新资讯
热门资讯

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27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