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远海运重组后多项指标居世界第一

分类:航运观察 来源:中国经济网 时间:2018/02/09

  6项世界第一、5个全球领先——重组仅仅两年的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远海运”)交出了一张令人振奋的成绩单。

  截至2017年底,中远海运经营船队综合运力达8635万载重吨/1123艘,排名世界第一。其中,集装箱船队规模189万TEU,居世界第四;干散货船队运力3811万载重吨/422艘,油轮船队运力2092万载重吨/155艘,杂货特种船队461万载重吨,均居世界第一。

  中远海运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中远海运各业务板块迅速形成规模和成本领先优势,协同效应、规模效应和产业集群优势持续显现,经济效益稳步增长。

  重 组

  数据显示,2016年中远海运实现利润总额161亿元,同比增长47.3%;2017年实现利润总额190亿元,同比增长18.2%,连续两年超额完成国资委考核指标。更可贵的是,集团连续亏损多年的航运主业在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实现扭亏为盈,集装箱运输、油品运输、散货运输、特种货运输、旅客运输5大航运公司去年前三季度全部实现盈利。

  改革是机遇,更是挑战。

  2016年2月18日,原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和原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重组成为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新集团成立第一年盈利便超过160亿元,在世界航运企业中名列前茅,被国务院国资委央企经营业绩考评列为A类企业。

  中远海运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重组前的两家集团业务高度重叠,为真正实现服务国家战略、提高国际竞争力的目标,领导班子没有采取“从长计议”的“稳妥方案”,而是同步谋划业务板块与集团总部的整合,改革工作“一鼓作气”,“一气呵成”。

  至2016年末,中远海运完成了7大核心业务——全球集装箱运输、全球港口和码头经营管理、全球油轮运输、全球干散货运输、全球综合物流以及航运金融、装备制造的专业化重组,主力产业集群初步形成并迅速进入良性发展轨道。同时,集团海外网络整合全部完成。

  2017年,中远海运继续坚持战略引领,深化改革重组,结合“提质增效”、压减工作、体制机制和业务模式创新的具体要求,在航运金融、航运服务等与核心主业息息相关的领域确定了12个重点整合项目。

  通过项目组深入调查研究,船员管理体制改革、财务公司及信息公司等的整合方案目前已通过集团审批,正在积极推进实施;其他整合项目也在有序展开。集团还成立了国内首家航运金融保险公司——中远海运财产保险自保公司。

  “瘦 身”

  作为国资委5家“压减”试点单位之一,中远海运利用重组整合的有利条件,将整合同类型企业、处置“僵尸企业”和低效无效资产、优化业务结构与“压减”工作目标有机结合,确定了“压缩管理层级至4级、削减法人公司20%”的工作目标。

  据中远海运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不懈努力,截至2017年底,集团已清理关闭471家法人单位,压减率达26%,管理层级已压减为4级。从工作进度和成效看,中远海运“压减”工作走在央企前列。

  在处置“僵尸”特困企业工作方面,2016年,中远海运提前完成了南通中远重工、厦门远海码头两家特困企业的治理任务。去年,集团还完成了4家公司的治理任务,其中僵尸企业中海工业广州公司已完成清算关闭。

  混 改

  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中远海运旗下上海泛亚航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泛亚航运”)混合所有制改革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在改革重组之初,中远海运便意识到,要实现成为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不仅需要优化体制,还需要创新机制。特别是系统性的激励约束机制能够将利益相关方与企业发展有效“绑定”,促进企业管理提升和持续创效。

  2016年11月份,泛亚航运被国资委批准为首批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试点企业,这也是第一批10家试点企业中唯一的一家航运企业。

  仅仅7个月后,完成混改的泛亚航运就变了模样,员工活力被大大激发出来,企业也焕发了新生机。

  “泛亚航运开展混改和员工持股试点是集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大举措,将推动集团体制机制创新。同时,此举也为泛亚航运更好地向现代化综合全程物流供应商和航运电商转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远海运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集团将在做大做强的基础上努力“做优”,尤其是要重点优化资产结构、船队结构和经营管理。

  “当前,集团将重点通过提升产业链协同发展水平,释放改革重组的协同效应,进一步增强全球化协同营销,进一步健全产融结合等融合发展管控机制,进一步扩展港航、内外贸业务协同的覆盖面,使集团工作效率、经济效益、市场竞争力全面递增,改革红利充分释放。”该负责人表示。

最新资讯
热门资讯

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27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