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10.2万标准箱,今年前9月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再创新高

分类:海运新闻 来源:上观新闻 时间:2024/10/16

2024年1至9月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910.2万标准箱,同比增长8%,再创下历史新高。10月15日,记者从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上海国际海空枢纽建设稳步推进,集装箱吞吐量、旅客吞吐量持续增长,国际航运中心地位不断巩固。


一年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取得一系列的阶段性成果,从各项“硬指标”看,上海在国际航运体系中的枢纽地位持续凸显。



海港方面,罗泾集装箱港区一期正式开港,建成1个10万吨级泊位和4个1万吨级泊位,设计年吞吐量达260万标准箱,是连接长江和海运的重要枢纽,大大提升上海港的效率和产能。同时,上海港集装箱水水中转比例达60.6%;海铁联运完成72.7万标准箱,同比增长38.6%。


空港方面,2024年1至9月,上海两大机场航班起降量、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分别为60.2万架次、9343.3万人、307.2万吨,同比增长17.8%、33.5%、12%,全部恢复到2019年同期水平。


此外,邮轮港国际航线重启,配套产业加快布局。2024年一季度,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开启商业运营,至今已服务超25万旅客。1至9月,上海港接待国际邮轮靠泊175艘次,邮轮旅客吞吐量104.65万人次,恢复至2019年七成水平。同时,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已进入总装搭载的加速期,计划于2026年底完成交付。


与此同时,作为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领域,上海航运“软环境”不断优化,航运服务能级持续提升,金融保险、司法仲裁等方面有了不少新突破。


人保财险发布全球首款满足“一单制”的多式联运集装箱货物运输保险方案;中国太保推出全国首单航运业欧盟碳排放成本价格指数保险;集运指数(欧线)期货顺利完成三次交割,成交量和活跃度远超境外类似品种。


此外,上海加快推进海事仲裁制度创新,已形成临时仲裁全链条制度规则体系,成立了航运法律共同体,并举行首次联席会议,积极构建政府引导、行业指导、市场主导的航运法律生态圈。


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是航运业的发展趋势。一年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三化”转型不断深化。


今年,国际航行船舶LNG加注业务从洋山拓展至全港,加注能力和规模进一步提升。同时,上海港已实现大型集装箱船绿色甲醇燃料“船-船”同步加注作业,成为国内首个具备船对船加注绿色甲醇能力的港口。去年的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发布了上海港—洛杉矶港绿色航运走廊实施计划纲要,现已建立了完整的工作机制,协同各方力量共同推进。


此外,上海积极推进航运贸易数字化,不断扩大电子提单、电子放货在港口航运领域的应用。2024年1至9月,上海口岸完成电子放货31万余票,合计93万余标准箱。


据悉,下一步,上海将立足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密切关注“三化”转型相关技术发展和国内外政策动态,力争到2025年,基本构建起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绿色化、智慧化发展框架,以及集约低碳集疏运体系,并初步建成智慧港口、智慧机场。到2030年,上海将基本建成智能化码头集群和空地一体、多网融合的“5G+数字孪生”智慧航空枢纽,实现出行一张脸、物流一张单、通关一次检、运行一张网、监管一平台,促进上海机场、港口碳排放进入峰值平台期,努力实现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高质量发展。


国际物流圈

最新资讯
热门资讯

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27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