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运观察

租金上涨,运价下跌,美线“旺季”在7月!

航运界
2025-08-18

分析师指出,集运市场传递出复杂的信号。一方面,集运市场现货运价指数继续下行,租船市场租金达到疫情后未曾有过的高位。另一方面,数据显示,“抢运潮”下,美线今年“旺季”出现在7月。分析师预计,8月份美国进口集装箱量非常稳定但不如7月份高。


租船市场强劲

VHBS分析师指出,所有细分板块的租金水平目前依然稳定且表现良好,无论是租金水平还是租赁期限都如此。


New Contex数据显示,截至8月14日,除巴拿马型及以上的船舶租金有所回调外,其他船型租金继续上涨。


VHBS指出,租船需求仍然非常活跃,在2025年租约到期的船舶仍能够轻松找到新的租约。



现货运价继续下行

具体而言,截至8月15日的上海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SCFI)为1460.19点,较上期下跌2.0%。


其中,欧洲航线,运输需求缺乏进一步增长的动力,即期市场订舱价格继续下行。8月15日,上海港出口至欧洲基本港市场运价(海运及海运附加费)为1820美元/TEU,较上期下跌7.2%;地中海航线,与欧洲航线基本同步,市场运价延续回落走势,上海港出口至地中海基本港市场运价为2279美元/TEU,较上期下跌1.7%。


北美航线,市场供需基本面略显疲软,运输市场行情继续调整。8月15日,上海-美西运价下跌3.5%,至1759美元/FEU;上海-美东航线运价周环比下跌2.6%,至2719美元/FEU。



与此同时,截至8月14日,Drewry世界集装箱运价指数(WCI)环比上周下跌3%,约为2350美元/FEU。


Drewry指出,WCI在经历波动期后继续下行。自4月美国加征关税政策宣布后,市场出现剧烈震荡,5月至6月初运费大幅飙升,随后开始急剧下滑,跌势持续至7月中旬后明显放缓。



其中,从中国出发的航线,上海-鹿特丹下跌3%至3176美元/FEU,上海-热那亚下跌4%至3084美元/FEU。与此同时,上海-纽约周环比下跌5%至3638美元/FEU,上海-洛杉矶下跌2%至2494美元/FEU。


Drewry表示,预计未来一周现货运价波动性将减弱。与此同时,供需平衡将可能在下半年再度走弱导致即期运价再次下跌


集运“旺季”在7月

自4月美国加征关税政策宣布后,跨太平洋航线呈现出“过山车”般的急剧动荡。“抢运潮”下,美国集装箱进口量在7月份达到“峰值”。


8月14日,美西港口洛杉矶港(LA)公告称,7月份,洛杉矶港货运量达到1019837TEU,同比增长8.5%,这是洛杉矶港117年历史最高水平。


具体而言,洛杉矶港7月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02.0万TEU,同比增长8.5%。其中进口重箱同比增长8.5%至54.4万TEU,出口重箱增长5.8%至12.2万TEU。此外,通过洛杉矶港的空箱数量同比增长9.6%,至35.5万TEU。



2025年前7个月,洛杉矶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597.6万TEU,同比增长5.4%。


洛杉矶港执行董事Gene Seroka在媒体简报会上表示,“几个月来,托运人一直在提前发运货物,以赶在关税之前,美国顶级港口最近的数据真的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事实上,西半球港口首次在月度集装箱吞量超过100万TEU是在2021年5月,当时洛杉矶港数据为1012048TEU,现在已经退居历史第二高位。


Gene Seroka指出,“我认为峰值可能在7月,但8月数据看起来也并不那么糟糕……非常稳定但不如7月……由于库存增加,进口量将下降。”


与此同时,Descartes数据显示,2025年7月,在经历了两个月的“动荡”之后,由于季节性需求和关税暂停期“抢运潮”共同推动,美国集装箱进口量激增。不仅美西港口大幅增长,事实上,美东和美湾港口的增长更为显著。


Xeneta首席分析师Peter Sand表示,“托运人已经抓住了提前装载货物的第一个机会窗口。不再有被抑制的货物进入美国的需求,因此随着运力的增加,预计未来几周现货运价将进一步下降。”


“班轮公司面临的巨大挑战不仅限于美线。未来几周,从欧线的运力也在增加。这也可能给现货运价带来进一步的下行压力。”

国际物流圈

最新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