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Ty官网截屏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信息显示,虽然空运一向比海运更昂贵,但供应链瓶颈正在推高海运成本并缩小差距:疫情前,空运成本是海运的12倍以上;但截至今年9月,仅贵了3倍。
不过,能来中国提货,也需要企业自身在美国有仓库或找得到仓库存放。
自行车企业Lectric eBikes的首席执行官康洛(Levi Conlow)表示,目前如果使用位于洛杉矶的港口,延误过程可能需要数周而不是数天。譬如,在2月和3月延误最严重的时候,从库存到达港口的那一刻起,他需要5到6周的时间才能找到自己的货。
“洛杉矶的第三方物流配送中心已经无法使用。他们没有足够的容量来解决问题。”他说,当今年洛杉矶港口的情况开始变得拥挤时,他放弃了洛杉矶港口的处理系统,在凤凰城建设了自己的仓库,从8月起,把企业变成了一家有库存的公司。
康洛的举动十分明智。因为从8月之后,美西这条海运航线的价格涨得一度更离谱了。
牛津经济研究院在11月发出的一份报告中表示,供应方面的逆风“无疑将使(今年)成为假日购物不寻常的一年”。
该报告显示,虽然通胀和货物短缺现象存在,但这丝毫没有抑制美国消费者过节的购物热情,美国消费者良好的消费基本面以及要弥补去年因社交距离造成的遗憾,令今年成为自1999年以来最强劲的假期消费季;与此同时,集装箱短缺和积压导致从中国到美国西海岸的运费同比飙升339%,即每个集装箱平均超过17000美元FEU(40英尺标准集装箱)。
目前的好消息是,与今年的顶峰时期相比,上周跨太平洋的集装箱航运成本下跌了近四分之一,创下两年来最大单周跌幅。
截至11月21日,第一财经记者查阅波罗的海航运交易所与Freightos推出的全球集装箱货运指数显示,中国到美国西海岸的40英尺标准集装箱运输费用目前在16124美元/FEU。
航运费率的下跌表明需求可能开始放缓。牛津经济研究院经济学家亨特(Tim Hunter)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全球供应链中断将在本季(今年第四季度)达到顶峰,供应链中断问题现在正在缓解,全球运费在一个月内有所下降。
“11月初,我们的全球库存指数表明,虽然该指数保持在历史标准之下,但许多行业正在重建库存。”他并预测,到2022年下半年,供应链中断问题应该会基本缓解,但风险仍然存在。
不过,虽然目前出现了需求放缓的迹象,但美国进口的门户港口——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港和长滩港的拥堵问题没有出现质的变化。
第一财经记者查阅南加州海运交易所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在两大港口外等待的有159艘船,其中101艘为集装箱船。
▲社交媒体截屏
前述国际货代企业的管理层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在2020年的第四季度,2021年第一季度至今,各种各样的意外情况层出不穷,“我们是顶着非常巨大的压力在完成物流运输跟中转的业务。”
“业内分析显示,在海运方面大家觉得到2022年年底能趋于基本正常。”这位管理层人士表示,如果是从中国市场来看的话,明年春节之后,从业人员压力会小一点。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等,维运网综合整理汇编,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