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也称其为“知识所属权”,指“权利人对其所创作的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财产权利”,一般只在有限时间期内有效。各种智力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名称、图像以及外观设计,都可被认为是某一个人或组织所拥有的知识产权。1月11日韩国特许厅(专利厅)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韩国企业在中国海关注册的知识产权达到192项,为2014年的5倍之多。
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包括侵犯专利权、著作权和商标权三大类。在国际贸易中发生最多的就是假冒伪劣问题。假冒专利行为是指在不具专利权的产品或其包装上标注专利标识,在广告或者其他宣传材料中将不具专利权的产品称为专利产等等。
韩联社11日报道称,2014年韩国企业在中国海关注册的知识产权仅为39项,特许厅和关税厅(海关)共同打击假冒伪劣商品通关后,2015年该数量增至112项,2016年激增到192项。
为了禁止侵犯知识产权的产品通关,世界大部分国家都会要求事先在海关注册知识产权。为了防止模仿韩国商品的假货在全球销售,在有关国家海关注册知识产权尤为重要。特许厅和关税厅将发行在海关注册知识产权指南,为企业开说明会,并安排与中国海关职员进行交流。特许厅为中小企业提供在外国海关注册知识产权费用的50%。
关税厅相关人士表示,将同中国、越南海关加强合作,为保护韩国企业知识产权营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