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运观察

中美货量锐减,跨太平洋航运运力削减加速,东南亚出货激增

信德海事
2025-04-30

随着美国对华关税争端持续升级、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引发的紧张局势没有缓解迹象,跨太平洋航运市场正经历新一轮运力大幅收缩。


据Journal of Commerce报道,多家海运公司正在加速撤出跨太平洋航线的运力,4月以来,停航(blank sailing)和航线暂停现象不断增加。根据航运可视化平台Vizion与数据分析公司Dun & Bradstreet提供的数据,4月21日至28日这一周,从中国发往美国的货物订舱量相比3月同期暴跌近54%。


图片


为应对需求锐减,以星航运ZIM、地中海航运(MSC)以及“Premier Alliance”联盟成员现代商船(HMM)、海洋网联船务(ONE)和阳明海运(Yang Ming)均已宣布削减跨太平洋航线运力。ZIM通过暂停ZX2航线(亚洲至北美西海岸)撤出了约3.5万TEU的运力;MSC则暂停了Orient航线,撤出约7.7万个标准箱的运力。


此外,原计划于5月推出的Premier Alliance的PS5航线也已被无限期推迟。


“现在的船公司在运力管理方面变得更有经验了,”365物流咨询公司首席执行官Sanjay Tejwani表示,“尽管从中国出发的货量出现了大幅下滑,但运价仍维持在健康水平,船公司学会了通过灵活调控运力,避免了像COVID-19疫情期间那样的运价崩盘局面。”


根据海运情报公司eeSea的数据,4月期间,跨太平洋航线约有14%的运力被停航,预计5月这一比例将上升至18%。港口挂靠数量也大幅减少,自4月第二周以来,挂靠次数下降超过25%。


与此同时,部分航线服务频率也在下降。例如,海洋联盟成员中远海运将其Bohai航线(进入洛杉矶港)从每周一班调整为每两周一班,至少持续到6月中旬。尽管如此,海洋联盟内部如长荣海运的HTW快航服务(覆盖东南沿海及东南亚)仍保持每周班次,中远的Yangtse航线(含两次越南挂靠)也维持正常。


随着中国出货量锐减,美国进口商正加速转向东南亚寻找更具性价比的供应链。Vizion数据显示,截至4月21日的一周,从东南亚出发的美国进口货订舱量比两周前增长超过20%。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担心,随着航运公司大规模撤出运力,一旦未来关税政策发生变化、货量快速回升,航运公司将难以及时恢复航线服务,从而可能引发供应链新一轮的混乱。


“他们现在撤出了大量运力,如果关税政策突然取消,要重新恢复这些服务会非常困难。”一位美国无船承运人(NVO)人士表示。


随着运力持续收缩与市场重心转移,跨太平洋航运格局正面临深刻调整。行业普遍认为,未来几个月的运力调控与需求波动将成为航运公司能否稳住局面的关键考验。


国际物流圈

最新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