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新闻

2017全球十大国际航运中心出炉!上海跃至第五位

新华网
2017-07-21

新华社上海7月19日电 19日,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中国金融信息中心联合波罗的海交易所推出的《2017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报告》在上海发布。根据报告,新加坡、伦敦、香港位居国际航运中心前三甲,上海等亚太区城市表现抢眼。

国际航运中心综合评价结果显示,2017年全球综合实力居前10位的国际航运中心分别为新加坡、伦敦、香港、汉堡、上海、迪拜、纽约、鹿特丹、东京、雅典。其中,亚太地区的上海、迪拜凭借自贸区的创新驱动效应,排名实现了战略性提升,分别跃升至第五位、第六位,经济增长疲软的欧洲地区受益于“一带一路”效应,其贸易航运保持相对稳定,德国的汉堡排名继续位居第四。

16.jpg

根据报告,全球排名前10位的国际航运中心中,5个位于亚洲,4个位于欧洲,1个位于美洲。整体来看,亚洲和欧洲各大航运中心发展迅速,亚洲航运中心崛起趋势尤为明显。


除了香港、上海分列第三、第五外,宁波—舟山、青岛、广州、天津、深圳、高雄、厦门等城市也进入国际航运中心排名前三十位。


今年国际航运中心指数评价体系的一大亮点是,尝试探索一种新的航运中心分类标准,分别从传统认知型、创新引领型、潜力发展型三个观察窗口,重新审视更加科学的全球航运中心空间坐标。

17.jpg

创新始终是航运中心变革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创新引领型航运中心,包括上海、迪拜、广州、宁波-舟山等在内的亚太地区国际航运中心。这些航运中心相比传统认知型航运中心,更加注重后发优势与累积效应带来的超越式发展。特别是随着科技创新不断深入与自贸区扩大开放,这些港口已逐步形成港城互通、湾区经济与城市群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模式,未来有望对亚太地区的航运业态产生颠覆性影响。


综合对比2014年至2017年的评价结果,2017年评价结果总体较为稳定,略有微调。其中,稳定与较为稳定航运中心为38个,占样本总数88.37%,波动性较大航运中心为4个,占样本总数9.3%,异常波动航运中心1个,占样本总数2.33%。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蓝皮书2017》从第三方视角向公众呈现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对上海枢纽港、航运软环境、航运新技术、航运服务业体制机制改革以及“一带一路”沿线港口合作等五大新气象进行梳理。今年,蓝皮书所涉指数并不局限于易于分析统计的航运“硬指标”,对于难以量化的航运服务业等“软实力”,也给予了充分关注。


最新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