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远海控(601919)收到政府助船舶报废更新专项补助资金约人民币5.10亿元。据悉,该笔补助确定为营业外收入,计入2017年度损益。
而据监测,这是今年下半年以来,继上周五中远海能(600026)收到3.55亿元拆船补后,中远海运集团旗下第二家披露财政补贴的上市公司。
2015年6月23日,交通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联合下发通知称,经国务院批准,老旧运输船舶和单壳油轮提前报废更新政策实施期限从原来的2015年12月31日延长至2017年12月31日,整整延长了两年。
而眼下时值该项政策补贴的最后时间,尽管《劳氏日报》在报道中表示“关于拆船补贴的政策很可能会延续到2020年。”但航运界网认为,这是一个小概率事件。
资深人士认为,在今年十九大召开之前该项政策能否再延续,目前还很难讲。当前航运业仍未有大的改观,作为航运业中重要的政策之一,在接下来的最后一段时间,也许尚有转机。
申宏交运研究员陆达表示,该笔拆船补贴将增厚三季度利润,预计10月的三季度财报或超预期。
今年上半年,中远海控子公司中远海运集运实现量价齐升,完成货运量 999.8 万标准箱,同比增长 34.9%;平均单箱收入为 3,691 元人民币,同比上升 16.3%,其中国际航线平均单箱收入达到 4,574 元人民币,同比上升 19.7%。中远海控的控股子公司中远海运港口的码头总吞吐量为4,178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1.8%,其中海外地区码头总吞吐量为888万标准箱,同比增幅高达39.8%。
而在拆船时间点的宏观方面,著名海事咨询机构Drewry在报告中表示,随着钢价初步回暖,拆船价格也在复苏的途中,对于船东而言,目前拆船是一个很好的时间点。然而,即使钢铁价格上涨,拆解量却仅仅是微弱上涨。随着买卖船市场活跃度的提升,船东对干散货市场未来充满信心。
中国船东,尤其是中远海运是拆解市场中最为活跃的船东之一,且大部分的拆解均发生在中国船厂。印度的拆解厂将继续面对来自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的竞争而备受压力,因为这两个国家的拆船价格比印度船厂更有竞争力。南亚的拆解市场竞争将随着季风季的结束更为激烈。
业界资深人士认为,当前集装箱船东仍未脱离“假繁荣”的市场现状,面对法国达飞轮船与地中海航运纷纷订造新船大订单的局势,尽管当前市场略有回暖,但随着行业巨头们大船计划的持续执行,未来恐还会有一轮“低运价的搏杀”,而当前中远海控能让自己的财政得意缓和,并留有充足的资金应对未来的变化也不失为是一个上策。
据消息,早在3月31日中远海控年报业绩推介会上,中远海运集运负责人表示:“对于船队规模建设来说,2017年内会有5条万箱新船下水,2018年预计有13条,2019年将会有2条。”
查询alphaliner数据库,当前中远海运集运仍有29条新船订单,总运力为512,200TEU。而据所知,这29条新船订单中,有14条为今年5月5日中远海控从中远海发(前身中海集运)手中以17.79亿美元(122.66亿人民币)收来。中远海发(601866)的负责人告诉航运界网,原计划这批船舶是交付后再转租给中远海控(601919)的,但现在相比于租用集装箱船舶将更有利于公司及下属公司未来的发展战略及经营效益。
另外,消息人士透露,中远海运集运原计划2018年交付的6艘20000TEU船,将会推迟到2019年交付。而刚好马士基航运在今年2月份也表示要有9艘14000TEU箱船延期交付,另人深思的是3月份法国达飞也在年报中透露将会有3艘集装箱船延期交付,不过并未透露具体的船型大小。
大船公司集体延期交付预示着什么呢?在当前的市场形势下,是对市场未来的不自信?还是对船公司战略布局的构想存在“退路与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