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都是国内知名的企业,强如腾讯居然能被三个骗子给涮了,的确是罕见的大新闻;而如果是在外贸行业,双方往往远隔重洋,彼此互不相识,出现信任上的问题简直是家常便饭,比如笔者就知道这么几个案例:
某个外国客户看中某款商品后,表示回国就付定金,之后发来一张银行水单的照片作为证明。乙方并没有收到钱,经过仔细研究,才发现这张水单是P出来的……某外国客户来华考察,衣着光鲜、住在五星级酒店,表示要定一批货用于圣诞节活动发放的礼品,并表示回国就付款,还专门找了货代来后续跟进,结果一直没有付款,后来不了了之。国外客户“不小心”多付了一笔钱,让乙方去付给他其他供应商。结果在付给那个供应商发货后,客户起诉称账户诈骗,因为合同和实际交易金额不符。结果乙方付给那个供应商的属于内贸,货实际也发了,不可能还钱,而银行判定你诈骗就会将钱返还给客户,最终“货财”两空。
笔者这里省略了很多细节,但无论是哪个案例,对方都做足了表面功夫,无论是谈判流程,还是客户的衣着谈吐,都无法快速判断出真实性,这也是在实际的商务谈判中我们遇到最多的情况。前两个案例虽然没有发生钱款和货物的损失,但毕竟占用了生产线和仓库,这也是实实在在地成本。即使是长期合作的客户,也可能会因为一个尾款未付将一个工厂拖垮,当然这也是需要双方都仔细维护自己的信誉才行,也需要双方逐渐建立起必要的信任。案例三里乙方多收了客户钱,第一反应应该是把多余的退回去,而且要跟客户多方位确认。做外贸的,正所谓“常在河边站哪有不湿鞋”,凡事留点心眼,毕竟国际官司是非常难打的,耗时耗钱耗精力。特别现在这段时间,外贸行业艰难,惟愿疫情早日结束,大家多多开单!本期编辑:乐域Josep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