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疫情以来,海运市场的波动十分频繁,在运价高企、拥堵加剧、缺箱少舱、各项罚款费用不断增加等问题下, 一些货主不得不选择放弃到港口提货从而降低损失。而这些被放弃的集装箱,则成了另外一批人眼中的机会。弃货变“集装箱盲盒 ”
在网络上传播颇为广泛的一则小视频中,一位外国小哥花费数万元购买了三个废弃的集装箱,而他事前并不知道里面究竟装了什么。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视频中的小哥打开了第一个集装箱,但里面只装了少量的小玩具,并不值钱。第二个集装箱则装载了3辆非全新的全地形车,预估价格超过这个小哥购买“集装箱盲盒”的费用。而第三个集装箱则装载了一间简易的手术室,里面没有特殊的设备和其他值钱的东西。就这样,三辆全地形车成了这位小哥最大的收获。不止如此,在网络上流传的关于“集装箱盲盒”的视频中,还有一些人从集装箱中斩获了可口可乐手绘的广告海报等具有收藏价值的东西。
这种被流转拍卖的集装箱盲盒主要来自于货主弃货之后,银行或港口进行的拍卖会。但在这两种方式之外,还有一些企业正在从中受益。据彭博社报道,针对滞留在港口无人认领的集装箱,海外的货物救助公司看到了商机。近期,随着港口拥堵的加剧,这些公司的生意日渐兴隆。报道称,这些货物的总价值很难确定,即便集装箱上有汽车、电脑等标签字样,也无法确保实际见到的东西与预期一致。因此, 货物救助公司如何从中获利取决于他们如何处理这些货物。他们的选择通常是,当货物没有价值或有危险时,这些公司收取一定的处理费;而当商品有价值时,他们则将这些货物转卖,从而获取收益。这种情况就像是开盲盒一般,不到最后一刻,无法确定里面的商品究竟值多少钱。如今,随着需要处理的集装箱越来越多,“集装箱盲盒”俨然成了一门生意。彭博社的报道还指出,某货物救助公司与航运公司达成了合作,负责处理英国地区无人认领的集装箱。目前每周处理5到10个集装箱,年收入约为50万英镑(约421万元),他预计明年这个数字将达到100万英镑(约842万元)。海运不畅是主因
“集装箱盲盒”的兴起主要与国际海运市场不畅相关,海运市场运价飞涨、港口拥堵、滞留费及塞港费等附加费层出不穷,海运成本不断攀升,从而使得物流成本高于货物成本,最终导致目的港无人提货、买家弃货的现象频频出现。这种失序不仅造成了货主弃货现象与日俱增,同时也让生产制造的工厂面临订单的流失,货代则更愿意承运高附加值的商品。多家为外贸商家提供货源的中国工厂告诉记者,面对不稳定的海运市场,自己的订单损失或者买家压款等情况时有发生,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物流成本的大幅上涨让国外买家的利润空间缩小,进而影响了销售计划。在此提醒,各位货主货代海运出货需慎重,了解好目的港收费、清关等情况,谨防被坑!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等,维运网综合整理汇编,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