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事分析人士近日发出警告,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建造的集装箱船征收费用,可能将严重扰乱美国供应链,引发港口拥堵、运费上涨和全球贸易模式的转变。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本周宣布了一项提案,该提议计划对中国船舶运营商运营的船只每次进入美国港口征收100万美元的费用,同时对中国建造的船只每次停靠美国港口征收最高150万美元的费用,且此项收费将不受运营商所在国的限制。(详见:最高竟达150万美元!美国又向中国船收费!)
Xeneta首席分析师Peter Sand警告称,远洋运输公司可能会采取规避策略,例如减少停靠美国港口的次数以避免高昂费用,而这可能导致美国港口出现严重的拥堵和延误问题。他指出:“去年我们也看到了类似的情况。当时航运公司减少了亚洲港口停靠次数,并在新加坡每次停靠时处理更多集装箱,以抵消红海危机的影响。他们的初衷是好的,但在新加坡处理更多集装箱造成的严重拥堵波及了全球供应链,导致远东至美国东海岸的平均现货价格飙升超过300%。”
MarineTraffic的数据显示,美国高度依赖拥有中国建造船舶的船东,共有2717艘中国建造船舶定期停靠美国港口。
据德鲁里(Drewry)的初步评估,一旦拟议的关税实施,其影响将是巨大的。据该咨询公司估计,目前停靠美国港口的集装箱船中,超过80%将受到这些关税的波及。这些船舶要么由位于中国的运营商运营,要么在中国建造,要么是运营商从中国造船厂订购的。
对于服务于美国主要贸易航线的集装箱船,德鲁里估计关税费用约为222-500美元/TEU,每航次200万至300万美元。德鲁里指出,这些成本将是欧洲新排放交易体系碳税的七到十六倍。
分析人士表示,中远海运受到的影响会最大,因为其近三分之二的船队在中国建造,90%的订单来自中国船厂。地中海航运(MSC)、马士基(Maersk)、达飞轮船(CMA CGM)和赫伯罗特(Hapag-Lloyd)等欧洲航运公司也将受到显著影响,因为它们目前一半以上的订单来自中国船厂。
Sand建议,托运人可通过将货物经由墨西哥和加拿大转运至美国来寻找变通方案,而这一趋势已在逐步显现。数据显示,2024年从中国到墨西哥的进口量较2023年增长了15%,达到142万标准箱;同时,从中国到加拿大的进口量也增长了16%,达到180万标准箱。
“托运人一直利用墨西哥和加拿大作为进入美国的后门,以避免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征收的关税,”Sand解释道。“特朗普誓言要通过对从墨西哥和加拿大进口的商品征收25%的关税来阻止这一趋势。然而,如果托运人在直接向美国进口时除了关税外还需承担新的港口费用,这可能会再次改变局面,并进一步推动从中国到墨西哥和加拿大的进口增长。颇具讽刺意味的是,特朗普可能正在无意中助推他试图防范的趋势之一。”
拟议的船舶费用使本已复杂的贸易形势雪上加霜。美国政府最近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又增加了10%的关税,自2月4日起生效;计划从3月4日起对从墨西哥和加拿大进口的商品征收25%的关税;计划“很快”对从欧盟进口的商品征收25%的关税。欧盟官员表示将坚决抵制这些关税,并暗示可能对美国出口至欧洲的商品采取报复性措施。